由中鋼公司與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(Copenhagen Infrastructure Partners, CIP)共同開發之中能離岸風電計畫,以及 CIP 彰芳暨西島離岸風電計畫,在水下基礎、風機製造及海事工程等領域,已成功與超過80家台灣本土供應商合作。彰芳暨西島計畫已於今年2月融資到位,正式進入建設期。而中能計畫則預計於2024年併網。兩風場計畫是唯二於2019年底通過經濟部工業局產業關聯審查之離岸風電計畫,肩負全台最高比重國產化任務。
成果發表會今(11)日在台灣風能協會的指導下,由彰芳暨西島離岸風電計畫及中能離岸風電計畫共 同舉辦,現場有超過20家彰芳暨西島以及中能離岸風場的本土供應鏈到場支持。
彰芳暨西島與中能離岸風場以共計 900 MW 的併網容量,聯手打造國產化之經濟規模及綜效,催生台灣風機產業鏈,除在台中港開發共計約80公頃港區土地,形成產業聚落外,更促成MHI Vestas在歐洲外的第一座葉片廠落腳台灣,讓台灣擁有中國以外、亞太區唯一之離岸風機葉片廠。兩風場今年也動員3艘台籍鑽探船,且因船隊表現優異而追加工項。水下基礎供應方面,彰芳暨西島離岸風場整場62座全數下單予世紀鋼,創台灣供應商最大訂單,而中能風場亦整場下單予興達海基,完成產業關聯合約之簽署。CIP 與中鋼公司整合國內外資源,將水下基礎及風機之運輸與安裝,委由 Boskalis-樺棋合資之伯威海事,以及 DEME 與台船合資之台船環海公司執行。兩風場之陸上變電站皆由東元電機統包,是東元電機跨足離岸風電產業指標案件。
彰芳暨西島離岸風場計畫施工期執行長Dennis Sanou,曾於世界多國從事海事工程超過20年,在風場建設與營建管理上具備深厚的歷練。Dennis Sanou表示,在落實國產化過程中,見證了台灣勇於開拓的精神,期許持續與彰芳西島旗下眾多的本土夥伴緊密合作、打造安全的工作環境,共同如期如質完成風場建設。
CIP 台灣區董事總經理許乃文表示,台灣政府用過去10年的穩健政策與紮實執行,將台灣推向亞太離岸風電「開發階段」的領導地位,然而,台灣的下一個10年應更為關鍵,因爲離岸風電的「施工階段」、能源轉型與本土產業升級進軍國際,仍需政府、開發商與本土產業共同努力成就。
而台灣風能協會理事長簡連貴在以「台灣風能未來」為題發表演說時則提到,離岸風電是在地性的循環產業,初期為讓本土供應鏈能打下基礎健全成長,政府國產化政策的延續是相當重要的關鍵。此外,因應未來大規模與深海地區風場的開發趨勢,台灣除強化風場探勘與調查的前期技術外,並在現有的基礎上持續提升港埠設施、施工船機與運維規劃。